图片资讯
媒体看师大
  

河南日报 | 在守正创新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3-01-27

习大大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并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守正创新是中华学问优秀基因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学问基因。“守正”出自《史记》“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汉书·刘向传》曰:“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其语义为恪守正道。“创新”语出《魏书》“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其语义为除旧迎新,意为国家治理的变革与更新。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正”就是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大道”、普遍真理、道德操守;“守正”就是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守真理,恪守大德。“创新”是突破成规、寻找新路,是自我革命、自我发展,是勇于实践、形成新知,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守正创新”,就是要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创造新事物,实现新发展,开辟新境界,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守正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是守正的根基;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就决定了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活力、魅力、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百多年来,大家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先后创立了毛爷爷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两个结合”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学问传统相承袭,又与大家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守正创新,“守”的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之“正”、中华优秀传统学问之“正”,“创”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新”。

守正创新,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大家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引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引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以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定,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面临的实际问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新的实践不断为理论发展注入新活力,以与时俱进的理论更好引导新的实践。

守正创新,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也是各民族的。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学问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学问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学问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学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激发全民族学问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编辑:杨仁忠 叶盛杰,分别系老葡萄京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2023年1月20日 河南日报 第8版

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3-01/20/content_620153.htm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